博亚体育第一天经历 来到到新的学校,来到中学,必须有很强的纪律性,一切听从指挥。班主任韩老师一来到便要求我们要守纪律。
第二天经历 艰苦的暑期夏令营正式开始了。下午是队列练习,体育老师一个个摆着严肃的面孔,所有的同学都纹丝不动,不敢做一点小动作。最苦的就是立正和踏步,大家一边踏步,老师一边来纠正,大家都努力地高抬腿,脚下像针扎一般疼,老师是绝不“怜香惜玉”的。太阳照在脸上,辣的,豆大的汗珠一粒粒滚下来,湿了全身。这我才意识到夏令营的艰苦。
第三天经历 第三天在暑期夏令营中做广播操,这一天更加让人吃不消。同学们都站在主席台下,全神贯注看着老师做示范,再认真地摆好动作,一边又一遍地学习,一边又一遍地做,却没有一个同学叫苦,都非常有耐心,仅仅两天的暑期夏令营时间,我们把每一节操都能够做对做好。在暑期夏令营里我们还听了两次讲座,是我们学到了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如何正确地学习,为即将到来的开学打下基础令人期待的回采比赛终于来到了,我们一(9)班昂首挺胸,喊着响亮的口号进入比赛场地。我们随着音乐,努力地做着操,尽量地把动作做到位,给别人展现出我们班做好的一面。当评委宣布一(9)班获得第一名时,全班同学都欢呼起来。
经历总结 快乐的暑期夏令营结束了。在这些日子里,我们懂得了吃苦耐劳,我们的意志得到磨练,毅力得到挑战。暑期夏令营中我体验了非同寻常的生活,让我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生活丰富多彩。我们要以铁的纪律来约束自己,牢记中学生守则。这个暑期夏令营,是我最难忘的经历。
(一)夏令营培训主要种类。目前,夏令营培训活动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知识学习型夏令营。该类夏令营主要以知识培训和学习为主,如快乐英语、奥数夏令营、记忆力培养夏令营等;二是游学型夏令营。该类夏令营一般由旅行社发起,专门组织中小学生,参观知名学府、革命圣地,游览祖国山河,缅怀革命先烈,感受名校氛围;三是素质拓展型夏令营。通过对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孩子进行军事化封闭管理,培养青少年吃苦耐劳品质,拓宽参与者的综合素质;四是综合型夏令营。部分夏令营融合上述三类夏令营特点,既有知识培训和参观旅游,又有素质拓展和军训锻炼。
(二)夏令营培训持续时间。暑期夏令营的持续时间因其本身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素质拓展型夏令营持续时间最长,多在3周以上;知识学习型和综合型夏令营居中,持续时间多在2-3周;游学型夏令营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多在1周以内。
(三)夏令营培训收费情况。调研发现,不同经营主体组织的夏令营培训活动,收费标准差别较大。以市为例,同样为英语学习类夏令营,**全国连锁培训机构举办的“疯狂英语夏令营”为期3周,收费高达6000余元,而市**普通培训机构组织的英语夏令营,同样为期三周,收费为2000元。此外,夏令营收费还因其自身性质不同而各不相同。总体而言,综合型和素质拓展型夏令营收费较高,游学型夏令营次之,知识学习型夏令营收费相对较低。
(一)经营主体鱼龙混杂。近几年,随着青少年学生暑期补习班、游学活动等的兴起,进入夏令营培训市场的经营主体越来越多,既有教育培训机构,也有管理咨询公司等社会培训机构,还有部分中小旅行社,也借助暑期学生“培训热”机会短期介入组织各类游学活动,复杂的经营主体严重扰乱了培训教育市场秩序,部分组织机构本身并不具备组织夏令营的经营资格,在吃、住、交通等方面无法保障,在组织管理方面缺少经验。其所组织、开办的夏令营活动通常水平不高。
(二)收费标准存在虚高。由于目前夏令营收费缺少“法定标准”,部分组织机构打着“贵族化”的旗号高价收费。调研发现,**贵族夏令营组织青少年暑期打高尔夫、体验西餐等,五天时间收费为9800元。更有个别旅行社组织“旅游教育”为主的夏令营活动,一个周的时间收费达2万元以上。
(三)安全问题较为突出。由于夏令营的参与者绝大多数为青少年,其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独立生活的能力相对较弱,而夏令营活动多数在异地进行。同时,部分活动组织承办机构人员力量、资质能力有限,夏令营活动期间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营员走失、中暑、生病,溺水、滑跌、交通、食物中毒等现象较多,安全问题较为突出。
(四)货不对板涉嫌欺诈。部分旅行社推出的集修学、旅游于一体的夏令营旅游团,价格比平日旅游线路收费高,但消费者在为孩子报名参团后却发现享受到的服务和培训与收费明显不符。部分消费者反映所谓“游学型夏令营”其实是“游”而不“学”,多数时间是坐着旅游大巴,跟着导游走马观花浏览一些名校周边的免费景点。国内修学游也存在同样问题,夏令营成了旅游的翻版,出现孩子逛免费景点,家长花高额费用,学习收获较很少的现象。
(五)消费投诉难以处理。由于接受夏令营服务的多是中小学在校学生,受年龄、阅历、知识水平、法律意识等因素影响,这部分群体自身维权意识较弱,自身利益受损时通常不懂得搜集相关证据。同时,当前夏令营市场尚没有较为明确的价格和服务标准,各地消费者协会处理此类投诉较为困难,消费者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
(一)行业准入门槛较低。目前,国家并没有对夏令营市场准入设限,经营主体进入夏令营市场的门槛较低。部分行业主体不具备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也缺乏组织夏令营活动的经验,加之其自律意识缺乏,直接扰乱了整个夏令营市场的经营秩序。
(二)职能部门监管受制。目前,夏令营短期培训市场还没有专门的主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分头进行监管时,由于限于各自单方面的职责所限,每个部门都无法监管到位。部分夏令营培训机构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非盈利性组织成立为名义,逃避工商部门备案登记和日常监管。同时,夏令营机构也不再文化局的审批范围之内,文化局也不负责其具体监管。因此,对于目前社会上借公益之名行牟利之实的夏令营,包括工商在内的职能部门暂时还没有有效的监管措施。夏令营市场在某种意义上成了监管真空地带,在很大程度上放任了该类短期培训市场的混乱经营。
(三)组织者层层转包,致使服务质量下降。部分缺乏资质和实力的夏令营活动组织单位,中间往往进行层层转包,有的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然后转给本地旅行社。旅行社收取一笔不菲的团费后与外地旅行社联系,将参观、讲座等相关事宜统统外包给当地旅行社。外地旅行社为赚钱,往往尽力压缩开支,简化活动内容,夏令营的活动质量自然得不到保证。
(四)消费者缺乏维权意识。调研发现,多数参与者缺乏维权意识,未与组织方签订严谨的消费服务合同,在权益受损时不知也不懂如何投诉,即使投诉也往往因为缺乏有效证据而难以挽回损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组织方违规违法经营。
(一)提高准入门槛,严格登记标准。建议国家尽快出台《夏令营市场准入标准》,明确必须由懂教育、负责任、有能力的机构来办夏令营,严格准入机制和监督机制,提高夏令营的准入门槛。
(二)推广格式合同,保护消费者利益。建议由工商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夏令营入营合同》样本,对组织方和消费者的权利、义务、纠纷处理方式予以明确,并对组织方的收费及服务时间、服务种类予以细化,以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利。
(三)成立行业协会,提升自律意识。建议在政府职能部门主导下成立夏令营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作用。通过协会经常性举办各种法律法规培训班,以促进行业自律,强化经营主体诚信意识。使各类夏令营活动组织主体认识到只有立足长期发展的战略,树立规范经营、诚信办营的思想,才是经营正道。
(四)加强教育引导,培育领军品牌。建议联合教育、文化、物价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联合监管作用,加强对夏令营市场的教育引导力度,逐步规范夏令营市场经营秩序,努力培育行业领军品牌,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2020年,我们开展了第一期“宏济”暑期夏令营,为职工子女带来了难忘了暑期体验,也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2021年我们的“宏济”暑期夏令营又来啦!为进一步服务好医院职工,关爱职工、关心职工子女健康成长,丰富职工子女暑期生活,这次我们的暑期夏令营将持续1周时间,通过一系列轻松有趣的环节,寓教于乐,带领孩子们更直观的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父母的工作,了解学习中医药文化,了解红色之路,提高学习能力,增进亲子交流,提升职工归属感、幸福感,创建温馨和谐的医院文化。
集中坐车到金陵图书馆,参观金陵图书馆,开展“跟图书馆员读红色之城”系列活动,以及图书捐赠活动。
分组才艺表演,学习成果展示,家长课堂,亲子互动,院领导为小朋友发放礼品、颁发结营证书和奖状。
1.院工会聘请经验丰富的专职老师,担任班主任,并承担思维训练、家长课堂等教学内容。采取班主任日常管理为主,青年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家长志愿者协助管理的方法。
2.成立家长自治委员会,选举产生委员7名,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名,负责收集家长意见建议,并与工会、班主任老师沟通,协商处理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困难。负责安排每天1名家长志愿者轮流值班,负责当天全天跟踪日程。
3.采取分组管理,每组5-6名儿童,每组儿童推选组长1人,副组长1人,原则上由年龄较大者担任,协助老师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互相帮助、友情提醒,及时向老师反馈学生的异常情况。
1.每日进班前由家长测量孩子体温,体温正常方可进班,若有发热、咳嗽等不适,禁止进班。
2.严格考勤制度,每天进行2次签到(上午送,下午接),职工接送孩子时需出示接送证(团委统一制作),班主任核实信息无误后完成孩子的交接。建立家长微信群,孩子请假、特殊需求等,需在微信群中提前报备。
在现今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的时代,高校培养学生的方式和方法也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大的不说,就是每年的就业压力已经给了大部分学校不小的“负担”。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是否能顺利进入“市场”?是否符合企业的“口味”?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催生学校在不断的尝试着改变自己的培养模式,而在另一方的企业也再进行着改变,改变“坐等人来”、改变企业“一方居大”的模式,改为主动联系学校,讲出自己的述求和需要,或许这种互相需要“对方”才是一种现在来说比较不错的状态。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身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也兼顾着多种行政方面的工作,这其中就包括解答学生的就业困惑等问题。而担任辅导员的老师有的毕业就留校,并未体验过企业工作的经历;有的虽然参加工作,但并不是相关专业出身,也无法直观的了解该校学生的就业需求和企业用人的标准。这些短板或许可以通过校企夏令营的模式得到改善。
2014年6月4日,沈阳药科大学招生就业处发出了《关于开展沈阳药科大学“走进药企・体验活力职场”暑期夏令营的通知》,将学校与企业之间又拉近了一步。而难能可贵的是,学校在精心安排企业的同时,也为在校的辅导员老师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的一个机会。
笔者所参加的正大天晴药业集团的夏令营是沈阳药科大学夏令营中的一支队伍,成员共12人,其中2名辅导员老师作为领队老师,10名学生成员中有2人是研究生,8名本科学生均为开学大四准备就业的学生,男女比例39。
本次夏令营可以用一个中心、两个层次、三个环节、四个方面,五点展望作为纲领来概括。
本次夏令营的宗旨目标是促进校企交流、为优秀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践的平台,走进企业了解真实的医药企业,体验企业文化、生产、研发和销售等方面的工作,为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输送渠道。同时,将企业引进来,明确企业的用人标准和需求动态,更好的为企业、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提供了一座桥梁。
企业的发展,哪一部分是关键点?这很难说清楚。但是,作为企业的两个层面,管理层和员工层的出发点多少会有出入。如果两个层次趋于一致,那么这个企业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良性状态。
在这两个层次中,管理层是各个部门的主管或者经理,员工层则是各个部门的校友师兄师姐。通过安排营员分别与两个层面的人员对话交流,更好的了解企业运转、企业文化和企业的不同声音,同时体会管理层和员工层对于企业认同的一面。比如说正大天晴企业在设立的“内部大病救助”机制,就体现了管理层和员工层趋同的一面。
在校学生对于毕业后所从事工作的理解度是有偏差的,即所谓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此,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自我定位,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和沟通是必要的。这包括三个方面:
1.部门对话。企业的生产、检验、研发和销售四大环节,对于人才的定位是不同的。而部门对话,就是让学员与部门的主管领导或者员工对话,以正面提问的方式了解公司各个部门的用人标准和需求对象,亦或者对于人才的看法。通过不同的回答,给予学生对不同岗位更直观深刻的印象,从而结合自身的条件做出调整,是改变求职意向亦或者加强相关能力。
2.人资交流。人力资源部门是一个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生求职所要面临的第一道坎就是人资部门对于毕业生求职简历的筛选问题。通过与人资交流,可以更好的制作简历并突出重点和优势,以及明确人资眼中的优秀求职者的标准是什么,更加明确求职意向和发展目标。
3.团队分享。辅导员在夏令营中的影响,不仅仅是体现在行程的安排之中,更不是保证安全,而是辅导员要及时组织营员对所见所闻进行集体分享。当营员围坐在一起,每个人将自己的感受分享出来,就不仅仅是1+1=2的问题,而是1+1>
2的问题。这些体会既是对自己的一个补充和完善同时也丰富了他人的想法,并且团队分享要及时高效、便捷,当天的内容当天分享,避免跨时间回想。同时辅导员对营员的表现进行点评,及时指出所犯的错误,并且提出宝贵意见。
本次夏令营对于校企来讲是共赢的,这不仅仅是表示营员才是受益者。营员在夏令营进行的过程中不断的转变和成长,这种转变和成长对于学校和企业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可
在夏令营的进行中,共同发掘学校和企业的共同点,求同存异、去粗取精,这种趋同的转变的核心受益者是毕业生,但实际上这种转变对于学校和企业的发展也是有益的尝试。
校企联合举办的夏令营对于高校学生走出校园、进入企业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能够更好的拉近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为更好的培养益于企业、益于人才成长提供了可沟通的有效的渠道。
培养一名更加符合社会的优秀毕业生是一名辅导员应尽的职责,作为首届夏令营带队老师,有如下几点不成熟的展望:(1)校企夏令营的举办应常态化,并不局限于暑期,时间上应延长,方便于学生更好的参观、实习,也可以单独针对一家企业长期进行;(2)选拔营员时应更有针对性,应督促营员熟悉择业岗位的相关知识,礼仪文化等;(3)通过夏令营活动应将企业更多的引入校园,不仅仅是在就业招聘季来招人,应积极邀请优秀企业随时入校园举办讲座;(4)夏令营应更多的吸纳辅导员老师参加,便于今后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5)学校应长期的组织对准备参加夏令营的学生进行相关培训,使夏令营高校尽心。
xx年年x月25日至x月xx日,我与十余名同学一起,参加了由xx汉语推广办公室(xx汉办)和xx省教育厅举办的汉语桥中美学生夏令营活动。活动期间以志愿者的身份负责美方师生的接待以及沟通工作,旨在增进中外青少年交流,加深他们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和亲身体验,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热情。以下我从准备、接待和交流三个方面对本次社会实践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很荣幸这次有机会做汉语桥志愿者工作,感谢老师们给我这个机会。总体上,我认为这次的汉语桥工作是我上大学以来参与的最能反映国际教育学院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现在从我个人感想和对整个活动的理解来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第一次知道汉语桥是在国教看到贴出的通知,当时就特别兴奋,因为感觉这样的机会特别难得,可以以最低的成本了解美国的文化和美国年轻人的想法,所以在第一时间到分团委办公室向陶老师那里报了名,我是第一个报名的。之后我短信通知了樊世超、郭晓倩,姚景妍、张宜寒、黄昂、张天娇、滕云等20余人一起参加。我当时很想和一个有共同爱好的团队一起做一件事情,虽然大学参加的团队不少,但是这种强悍的英语团队还是我的理想之一。在这样一个团体里面,大家的英语观基本趋同,一起做工作基本上不费劲,沟通也没有问题。大二的同学们通过我了解到这个活动并报名参加很幸运的同上述提到名字的好朋友一起入选最后的志愿者并和其他熟悉或慢慢熟悉的同学们成为好朋友。尤其是在这次活动中,可以接触一些大一的优秀学生,如果不是汉语桥的机遇,可能不会认识他们。
志愿者的选拔工作做的比较好,也吸收了大一(开学即将大二)的优秀同学,使得志愿者结构比较合理。而且擅长各个方面的人才都有,使得大家可以优势互补,这里特别要感谢赵老师的眼光,使得志愿者团队集合了活动所需的几乎各个方面的人才。樊世超当时没有参加选拔,但是我鼎力向赵老师推荐了他,他是我在国教见过的英语口语最好的男生。歌唱的也好,在晚会上可以活跃气氛。这也是我参加这个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和英语强人们一起工作,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光在学校里面学英语是不够用的。
志愿者们在x月底集结,并进行分组,我主要负责洛杉矶孔子学院和旧金山孔子学院的师生接待工作,同时全程陪同4号车进行景点讲解以及日程安排等工作。分组后我们设计并剪裁了每位美方人员的房间贴纸,并购买了晚会需要的相关物品。志愿者们开了几次会进行互相熟悉和了解,并对本次活动交流自己的看法。我前期主要和小麦和黄昂商量接机、车辆安排等事宜。出发前我在搜索了一下本次活动涉及美国主要城市的介绍,并打印出来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分享。了解了一些美国城市的概况,补充了自己的常识。这次活动,我在帮助美国同学了解中国的同时,也加强了对美国的了解。我觉得相互了解是最重要的。
这次夏令营的驻地是鹿鸣山庄,山庄的封闭式管理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营员们的安全,这里也是xx省高招录取工作地,我也很荣幸首次进入高招禁地。鹿鸣山庄的接待总体上还是很不错的。房间安排和自助餐设置都让美方比较满意,在美方活动结束后的回馈看,他们对山庄的接待都给了较高的评价。
在山庄结束营员物品发放等前期工作后,志愿者们分批到新郑国际机场接各自负责的营员。接机后我在大巴上向美方师生致以欢迎辞。我负责的营员大多数是华人,中文的基础比较好,有着华人圈子的某些共同的价值认同。华人之外的营员也对中文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他们之中有许多人在活动之后还在facebook上用拼音或者汉字与我联系,可见本次活动激发了他们对汉语的兴趣。这也体现了facebook在美国学生中的地位,不管是大学生还是中学生,大多人都拥有一个facebook账号,这次国内同类网站所无法企及的。
鹿鸣山庄内电脑较少,美方师生很想用网路给学生的家人联系,有些老师还给学生家长发了照片。可见互联网在美国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对于中国学生,几天不上网也没有什么。但是美国人却把互联网当作更加重要的通讯工具,在中国最流行的短信在美国倒是没有类似的市场。
华南理工大学夏令营活动,学校提供给入营同学夏令营期间的免费食宿,市内营员不安排住宿,并根据所在学校到广州的距离补贴一定数额的交通费。
夏令营结束后,各学院将对参加夏令营的同学进行综合评价,对评价优秀的营员,若获得所在学校推免资格并报考该学院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可以免面试直接录取。
优秀营员若参加统考报考该学院,达到报考专业的学院线,可向学院申请免复试优先录取资格。未获优秀营员资格、但取得考核合格的营员,若能获得本科所在学校的推免资格,报考我校相关专业,也可向学院申请免复试,经学院审核同意后,也可获直接录取资格。
夏令营是一个可以与更多人相处沟通的机会,是一次很好的社会体验,华南理工大学夏令营每年都会举办。
夏令营,多么温馨而又美好的词汇!对于刚刚经过了一学期紧张学习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如果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夏令营,去放松心情、陶冶情操、体验生活、增长实践能力,这将对他们的全面成长起到重要作用。但在分数和升学率的重压下,夏令营成了学校补习班的代名词,很多校外培训机构也盯准了夏令营这块肥肉,推出了各类变相的“夏令营”,把原本美好的夏令营办成了学习“集中营”,扭曲了的夏令营如何回归其本来面目,我们需要怎样的夏令营,这不仅是中小学生关心的,也是在全社会呼吁为学生减负、呼吁素质教育的当下,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应认真思考的课题。今年的暑假正迈着轻盈的脚步向孩子们走来,今年的暑假学生应当怎么过?夏令营又能不能回归其本来面目?
《中国教师》:吴老师,在您的印象中,学生的夏令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而到了您当家长的时候,夏令营还是不是当时的模样呢?
吴维煊:回想起自己30年前的夏令营活动,游戏、文艺活动、老红军的报告、篝火晚会,工厂里目睹工人叔叔熟练的操作,田野里绿油油的庄稼散发出的沁人芳香,五大连池火山口眺望曾经爆发过的火山,喝一口涩嘴的矿泉水,到温泉里洗把脸泡泡脚,与老师零距离的接触……一切的一切,至今想起还觉得其乐融融,令我倍感温暖。30年后,到我的孩子参加夏令营的时候,此时的夏令营已经丝毫没有过去的影子,孩子们在夏令营期间除了上课、做习题,没有任何课外活动,夏令营似乎成了补习班的代名词。
愉快的假期本来是每个孩子都十分期待的,那是一种与学校生活完全不同的生活与学习方式。我们小的时候非常盼望放暑假,在暑假里我们可以痛痛快快地玩,可以走亲访友,可以看自己上学时没时间看的小说……那么多美好的计划都可以在暑假里实施。可是现在的孩子有几个对暑假有期盼呢?放暑假了,有多少孩子的暑假真正像个暑假呢?应试教育不仅让孩子们失去创新精神,甚至剥夺了孩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机会。家长上班或在外地打工,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孩子没有学习能力,自然用电视和电脑打发时间,哪个家长能放心?在我们的学生时代,去亲戚家过暑假是很平常的事,但现在生活方式及生活节奏变了,谁不在忙忙碌碌挣钞票?怎么好意思让孩子去亲戚家过假期?给孩子报补习班,把孩子时间填满,自然成为唯一的暑假生活方式。暑假就这样被扭曲了,扭曲的暑假把丰富多彩的夏令营也扭曲了。
吴维煊:有一种形式就是有些学校组织优生以“夏令营”的名义集体补课。既然上级主管部门下发了“禁补令”,学校校长当然不敢碰这条高压线。但因上级对学校及校长的考核依据、学校的社会声誉等,都与升学率密切相关,校长们实在不想“耽误”学生近两个月的宝贵时光,少数学校让成绩处于中下等的学生放假,把成绩好的学生组织起来,到外地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夏令营”。名为“夏令营”,实际上是到某大学租教室上课。由于参加“夏令营”的都是成绩好、升学有望的优秀学生,学校自然要把优秀的师资拿出来。在炎热的暑假,在陌生的异乡,从未离开过父母的孩子们由于想家、水土不服等原因,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严重不佳。学生、老师们不仅在假期得不到休息,而且因为夏令营更加疲惫。
暑假是各校送走毕业生,招收新生的时候,对学校而言,招生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完成招生计划,招到优质生源是各校的共同目标。少数优质学校可凭借自身优势,坐等好学生上门,大多数学校却要想方设法吸引优秀学生。学校招生时通常兵分两路:一路想尽办法把外校的优秀学生招到自己的门下;另一路想方设法把本校毕业班的优生留下,以“夏令营”的名义,将这部分学生带到外地租教室上课,这样既可避免外校与这些优生的直接接触,防止学生外流,又可进行假期补课,且举着“夏令营”的大旗,与“禁补令”无任何冲突,可谓“一举两得”“一箭双雕”。在这样的背景下,“夏令营”成了留住本校优生的补习班的代名词。
还有一些鱼目混珠的兴趣班打着“夏令营”的旗号揽财。家教是按小时收费的,根据老师的名气及学生就读年级的不同,每小时费用在几十到几百元不等。即使每小时几十元,也有很多家庭难以承受。去校外培训机构参加集体补课,是普遍“流行”的补课方式。很多地方禁止校外培训机构给学生补课,培训机构就以“科学创新夏令营”为名招生,进行数理化和外语等科目的补课。各种花样翻新的超前启蒙班、创新班、财商班、少年MBA班等,在暑假里都打着“夏令营”的旗号,盯上了家长的钱包。很多培训机构只是个临时性的单位,没有固定的师资。上课教师都是从中小学聘请的。有的机构甚至不惜花大价钱聘请名师,打着名师的招牌吸引生源。有的培训机构为了抢生源,纷纷打出“承诺班”“名师讲学班”“考前压题班”等招牌,其规模大幅增加,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禁补令”的下发,校内补课没有了,学生、教师都转到了校外,这使得某些校外培训机构人员爆满。可怜的孩子们像无头苍蝇一样,培养着家长强加的、被功利扭曲的兴趣及爱好,穿梭在各种“夏令营”之间,为的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家长、教师们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们的身上,在竭尽全力打开孩子“超前学习”的一扇窗的同时,也悄然关闭了孩子们精神及心灵上的另外几道门。孩子学什么,一看兴趣,二看才能,有兴趣无才能行之不远,有才能无兴趣学之则乏。少年儿童在成熟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实,这样的果实不仅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
《中国教师》:寒暑假本来是学生在紧张的一学期学习后休闲放松的时间,可是现在变相补课的夏令营、小学期给学生和教师增添了很大的负担,这会不会让夏令营从此成为学生的噩梦呢?这对教师和学生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这种情形,又是不是教师们所真正希望的呢?
吴维煊:当前社会上这种扭曲的夏令营严重破坏学生的诚信教育。青少年时期,作为人生之河的上游,它的清澈与否,它的水土资源的保持,它的生物、植物的保护等,都和人生的下游息息相关。多上一个多月的课,对孩子的人生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但以“夏令营”的虚名补课,对孩子诚信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在德育课堂上,在班会课上,老师们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要做个诚实的人,不撒谎、讲诚信。可是,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以“夏令营”做掩护组织学生补课时是否想过:你为了不被教育主管部门追查,而对补课巧立名目设置“夏令营”,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学生会认为,教书育人的学校都能在教育行为及方式上,用谎言欺骗上级主管部门,一个人撒撒谎、骗骗别人又算得了什么呢?
孩子的身心本不成熟,需要逐渐成长的时间,外界迫不及待地强加给孩子的学业压力,已经是孩子身心不可承受之苦。如果学校及校外培训机构“挂羊头卖狗肉”,用虚假的教育形式掩盖违规行为,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走着应试教育的路,硬是把补课说成夏令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下老师也在撒谎、学校也可以不讲诚信的种子,在匆忙与浮躁中,让孩子远离天真与诚实,侵扰了孩子的生活,让孩子的心灵没有片刻宁静,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起点处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必然因其本末倒置而南辕北辙,不仅阻碍孩子精神之花的绽放,也可能让孩子未来的生活变得一片浑浊。
同时,无论参加夏令营、找家教,还是去校外培训机构,都折射出一个问题:家长们不能让孩子闲下来,要时时刻刻有老师向孩子传送知识。许多家长及教师都知道,成绩好的孩子是学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但严重的从众心理,使得家长们顾不了那么多了:别人家的孩子补课,我的孩子要是不补,岂不落后于人家?在家长的强烈期待下,在沉重的学业负担的重压下,那些看不完的课本,做不完的习题集,即使在暑假也终日伴随在孩子们左右。孩子们日复一日地机械地学习升学考试必考科目,没有片刻的喘息;老师们日复一日地在考试知识点上打转,也没有片刻的安宁。
学校及家长在安排孩子补课时,有没有认识到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是再高级的营养品,终日恶补,也会严重败坏孩子们的学习胃口!由于各种需求及利益的刺激,本应该在假期里放松身心,提升自己的内涵的老师们哪能闲下来?教师是一份具有创造性的工作,现在还有多少老师能静心坐下来,看看书,搞搞教研?无论老师和学生,在浮躁的社会中,没有片刻的安宁。为什么学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而教学质量却越来越差?为什么我们的教育难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答案很简单:以功利教育为目的的学校教育体制下,分数与升学率耗尽了师生们的精力,如此疲惫的师生们是打不出胜仗的。
《中国教师》:吴老师,能不能帮我们分析一下,当前的夏令营变成补习班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根源在哪里?
吴维煊:为什么要放暑假、寒假?这是自然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一种结合。如果非要孩子暑假补课,是违反自然规律和孩子生长发育规律的。孩子的假期要以休息为主,以文化娱乐为主,以做些上学时不能做的事情为主。完成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也是暑假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如今的暑假,有几个学生能过一个真正的假期呢?
近年来,每逢暑假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都会下发禁止暑假补课的各种通知。2009年7月,教育部等几部委联合下发“禁补令”,禁止假期给学生补课。下发“禁补令”的初衷是好的,目的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可是,由于社会没有做好准备,未能对孩子的假期做好对接。家长们也不可能在两个月的暑假里放弃工作,在家陪孩子。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这些孩子,只能被动听课,等着老师往自己的大脑里塞东西,自学能力严重缺失,没有几个孩子能自主学习。如果不去补课,在假期里学生的大多数时间只能与电视和电脑游戏相伴。很多家长都认为,与其让电视和电脑游戏陪伴孩子,不如把孩子送到某个补习班,这样既能为孩子找个托管,也能让孩子多少学点。在整个社会未能做好迎接暑假的准备的情况下,学生们就无法拥有真正的暑假,一切巧立名目的假期活动都会被各种目的所异化。
同时,家长无法陪伴孩子,只能让暑假成为孩子的第三学期。假期还没到,社会上的各种补习班就早已摩拳擦掌、虎视眈眈地盯着每个学生。走在大街上,不时会有人塞给你一张补习班的招生广告;走进社区,告示栏上贴的也是各种补习班的招生广告;在很多都市类报纸上,有时竟然整整一个版面都是假期辅导班的招生广告。有些补习班甚至毫不避讳地利用名师打牌子。孩子们好不容易盼来的暑假,由于无人看管等原因,刚出校门就进了补习班,休息不成也玩不成,硬是被家长“逼”去补课。有的孩子竟然一个班接一个班地“赶班”“加班”,平时上学还有个双休日可以期待,奔波在各补习班之间的孩子们,暑假期间连双休日都没有了,暑假比平时上学还累。孩子们本想在暑假里好好玩,放松一下,可是不但玩不成,甚至连基本的休息都没有。在这样的背景下,暑假成了比上学还累的以学习考试必考科目为主的“第三学期”。在学校正常教学活动中,还能按照教育计划实施一些必须开展的课外活动,还能上上体育课。但在暑假这个第三学期里,由于各种夏令营及兴趣班的承办者大多以利益为唯一驱动,不能按教育规律办事,只要完成承诺的学时,把学生看在那里,就万事大吉。暑假成了第三学期,一些标签式的培训班、夏令营,自然就把补课作为唯一的活动方式。
另外,现在的学校怕担责任,不想在夏令营活动上动脑筋。夏令营是学校合理安排学生暑假生活的良好形式之一,搞好夏令营,让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现在真正能在夏令营上动脑筋的学校太少了。开展真正的夏令营,学校要联系活动地点、组织活动内容、安排活动形式,方方面面的计划与安排,与整齐划一的假期补课相比,显得极其繁琐,学校怕麻烦。同时,学校从师生安全方面考虑,害怕万一出事担责任。而补课有现成的教室、现成的学生、现成的老师,基本不存在安全问题。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大家关注的是学生的考分、学校的升学率,而非素质教育。课外活动搞得再好,对校长的政绩、学校的声誉等几乎没有任何帮助,而升学考试取得好成绩,那才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在这样的背景下,哪个学校愿意没事找事呢?
没有真正的假期,就没有真正的假期活动。如果暑假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三学期,那么夏令营只能是学校及校外培训机构承办各种补习班的代名词。
《中国教师》:您认为我们应该怎么真正地推进夏令营的发展,继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吴维煊:如果一所学校连一个夏令营都组织不起来,实施素质教育将永远停留在口号层面。开展夏令营,丰富学生的暑假生活,应成为学校教育内容之一,让灵活多样的夏令营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然、了解社会、构建积极的人生观。夏令营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它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良好补充。让学生们通过经历一种不同于学校和家庭的生活,尝试一种全新的体验,这些是书本和课堂上所没有的。
学校可以组织劳动夏令营。现在有几个孩子有劳动的机会?学生在家里一切由母亲代劳,在学校除了值日,再无其他劳动机会,学生除了学习就没有任何可做的事情。劳动观念的沦落,丢弃的不仅是勤劳的传统美德,也会让一个社会或民族勇于拼搏的精神支柱坍塌。组织劳动夏令营,对学生进行劳动的理论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美好人生由劳动创造,劳动让社会进步,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文明。劳动夏令营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里,通过自己的劳动,让校园更美;也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到农村去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帮助孤寡老人做做农活儿;到社区去,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一份温暖;到敬老院去,帮老人们洗洗衣服、洗洗头,陪老人们聊聊天;另外,学校与家长联系,鼓励参加家务劳动,也是劳动夏令营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
也可以组织读书夏令营。读书――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在现今社会,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读书呢?孩子们整天忙上课、忙考试,大人们整天忙赚钱,即使有闲暇时间,也是由电脑陪伴;偶尔阅读,大多是电子浅阅读。静下心来读几本书,是提升人精神品质的需要,也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需要。上学时,孩子们无暇阅读课外书,利用暑假举办读书夏令营,打开对学生尘封已久的图书馆,让孩子们在书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放飞自己的心灵。举办读书夏令营既能满足孩子们的读书愿望,又能让孩子们交流读书感想。读书夏令营对孩子成长的作用,要比灌输式的上课大得多。
还可以组织动手夏令营。现在打着科技、创新旗号的培训班及夏令营太多了。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是教育的使命。但“科技”这个概念对中小学生而言似乎太大,而“创新”也不是单单通过某个活动就能培养出来的。不要急躁,把调子定低一点,搞一个手工夏令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爱好,把课堂内没来得及做的做一做,把自己幻想已久,但一直没时间实验的项目完成……每个孩子心里都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巨大的分数压力,使他们无暇顾及。搞一个动手夏令营,通过动手,小发明、小创新或许就会在润物无声中产生。
刘胡权:夏令营活动在我国兴起的时间短。中国少先队建队之初,第一批少先队员到苏联去参加黑海夏令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夏令营。当时的夏令营是由国家出资的公益性活动,是免费参加的。由于受经济条件所限,一般只有少数优秀学生才能参加,具有奖励性质。1992年,中国和日本在内蒙古草原上举办了一场中日草原探险夏令营,夏令营中暴露出来中国独生子女在生存方面的诸多问题,引发了国内的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结束之后,国内夏令营的组织者就不再只是共青团、教育部门,此时,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夏令营才开始发展,出现了大批收费低廉的夏令营活动。夏令营开始由精英青少年走向普通青少年,夏令营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近年来,由于没有从业资质认证的主管部门、组织者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培训和考核等原因,使得夏令营在举办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扩大了夏令营的知识性特征,使得夏令营变成了补习班、学习营,对学生进行“假期集训”,暑假变成孩子的“第三学期”。文学爱好者夏令营其实就是补语文课和写作课;数学思维夏令营就是补奥数和数学;英语夏令营就是补英语;艺术夏令营则是培训孩子的艺术考级。在这里,夏令营充当了一个很好的幌子,可以为主办者营利,可苦的是孩子们。夏令营虽有知识性的特征,但不能绝对化,不能成为学校生活的翻版,尤其是学校生活弊端的翻版。否则,孩子们暑假的快乐何在?
二是消解了夏令营的教育性,使得夏令营变成了单纯观光的旅游团。以国内的修学游为例,一些机构推出的所谓北大、清华修学营,实际上就是传统的北京旅游线路再加上两所知名学府。参观清华、北大校园对于主办方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成本,而且在这些大学住宿,费用还比在外面便宜。但沾上“修学”概念,价格往往能高出好几成。国际的修学营也是如此,比如一些机构推出的澳大利亚15日夏令营行程中,孩子真正接受口语培训和教育的时间只有6个上午计16个小时左右,大多数时间都是乘坐大巴跟着导游走马观花地浏览一些免费景点。因为国外正规院校培训费较高,一些旅行社为了省钱,就让夏令营的孩子乘坐大巴外出“兜圈”耗时间。以学习为重要目的的夏令营变成了以游览为目的的“观光游”,如此所谓的“修学营”就是在消解夏令营的教育性,扩大其营利性。
三是遗忘了夏令营的公益性特征,使得夏令营变成了高消费的“贵族培养营”。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打着培养未来精英旗号的“贵族营”,如“未来领袖高峰会”夏令营、高尔夫夏令营等。这些夏令营硬件条件好,收费高昂,目标高端。孩子们住星级宾馆、吃四菜一汤的营养配餐、24小时有专人陪同、在高尔夫球训练场里进行练习……身份从学生一夜变成贵族。这与夏令营的初衷――“强调兄弟式的友爱和简朴的生活”是完全相悖的,它培养了一种贵族心态,会造成孩子心理的扭曲,使孩子认为“一切都可用金钱来衡量”,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四是取消了夏令营的趣味性,使夏令营变成了盲目的“吃苦营”。与“贵族营”相反,现在的夏令营也有向其对立面发展的趋势,“吃苦营”在一段时间内也非常流行。让孩子体验艰苦生活、学会节俭节约,当然是良好的初衷。但是,如果过分扩大,变成以吃苦为目的,尤其是以惩罚性的吃苦为主,就会丧失夏令营的真正目的:让孩子在活动中锻炼承受力,让他们在困难面前不断地发现和发挥自己的潜力,克服困难,增强自信。这其实应当是“苦中有乐”的过程,它能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战胜自然的自豪感、拥抱自然的亲近感。一味地只吃苦,使孩子们的活动毫无乐趣,甚至成为沉重的负担,这就背离了夏令营的初衷。
应当指出的是,夏令营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问题存在在所难免。虽然目前夏令营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夏令营都有这样的问题,我们也不能“一棒子全部打死”,还是有很多夏令营很好地体现了其教育性、公益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它们代表了夏令营今后的发展趋势。
《中国教师》:据我所知,夏令营是源自国外的camping活动,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国外夏令营的情况?
刘胡权:夏令营是最早产生于美国的一种活动形式,是校外教育机构充分利用暑假组织的“常规性”活动。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中关于夏令营的词条界定:夏令营是将娱乐与教育结合起来的设施,目的在于使城市儿童熟悉户外生活。可见,寓教于乐是夏令营的最大特色。
美国早期的夏令营开展的时间不等,从1、2周到8周左右;参加的儿童年龄在6到18岁之间。早期的夏令营会开展登山、健行、帆船、钓鱼等户外活动,强调营员间兄弟式的友爱和简朴的生活,一般都有自己的营歌、营旗、主题等基本元素。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后又产生了许多不同形式而各有特色的夏令营,如有的夏令营是学生住帐篷、自己做饭的野营,有的开展水陆运动和一些工艺活动,有的则是以发展青少年的天赋或特殊兴趣为宗旨,例如艺术夏令营、音乐夏令营和其他专门从事棒球、骑马、网球、帆船等运动的夏令营等。
夏令营实践的历史经验表明,教育性、公益性、群众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是夏令营的根本特征,其中教育性是其本质内涵。判断夏令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只有一个博亚体育官方网站,即教育的效果。教育始终是夏令营的灵魂。没有教育的夏令营,只能是“空壳”的逛大街和游山玩水。夏令营必须坚持育人第一和公益至上的原则,不能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否则会遭受商业的“围剿”而淡化甚至丧失其公益性。同时,夏令营活动要寓教于乐,不能成为学校生活的简单再现,否则只是“换汤不换药”。
《中国教师》:那儿童心目中的夏令营是什么样子的呢?举办夏令营应该遵守哪些原则呢?
刘胡权:中国青少年宫协会曾对2 000多名孩子做过专项调查,孩子们反映最想要的夏令营是:离城市越远越好,最好能在大自然“疯”玩;能够认识许多小伙伴;没有压力和负担的;能学到在学校里“没有”的东西和自己喜欢学的东西;内容越丰富越好等。可见,孩子们所期望的夏令营就是一种娱乐与教育相结合的、给孩子成长“补充营养”的活动。
参加夏令营,除了让孩子休息放松外,本身就是“要让学生过一种不同于学校生活的生活”。夏令营不是学校教育的补充,而是一个独立的教育过程,是一种体验式的教育。在夏令营中,孩子们体验自然、体验友情、体验磨砺、体验生存,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其人格品质的培养。夏令营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和机会,可以使少年儿童在短暂的日子里,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和对集体生活的适应性。夏令营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夏令营中孩子们应当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他们成为“四有”公民奠定基础。
《中国教师》:那现在所谓的“夏令营”有哪些类型?都是由哪些机构来承办?都以什么形式来吸引家长和孩子呢?
刘胡权:对于夏令营的分类,有着不同的标准。从内容的维度划分,可以分为综合性的夏令营和专题性的夏令营。综合性的夏令营内容综合,没有细分,如快乐成长夏令营、“寻根之旅”夏令营、社会体验夏令营等。专题性的夏令营内容细分为各种专题,主题突出,如少先队干部夏令营,“小胖墩”夏令营,残疾儿童参加的夏令营,以创新、勇敢为主题的夏令营,由文艺、科技、美术、摄影、体育爱好者参加的夏令营等。目前以专题性的夏令营居多。
从资费的维度来划分,可以分为公益性夏令营和商业性夏令营。公益性夏令营主打爱心、环保、安全牌,商业夏令营则包罗英语、运动、减肥、心理、才艺等各个方面。前者收费合理,凸显公益;后者以营利为目的。前者是单纯的教育产品,后者是带有教育色彩的经济产品。目前以商业性夏令营居多。
从现实运营的角度看,夏令营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素质拓展营,如以运动、减肥、艺术、心理素质培养为主题的夏令营;第二,超越课堂的学习类夏令营,其中以英语夏令营最为火爆;第三,增长见识的游学类夏令营,如海外游学夏令营,以语言学习、开阔眼界为卖点。
夏令营以前在我国只是由共青团及其所属的少年宫、青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营地等机构组织主办,90年代之后逐渐放开,形成了现在共青团、教育部门、旅游部门、企业公司、私人等承办的格局。目前,以共青团、旅游部门和企业公司承办为主。
一是由共青团组织主办。共青团作为青少年的群团组织,自然承担有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夏令营是教育、引导青少年的重要载体。我国夏令营一开始就在共青团及所属的青少年宫、青少年营地开展。他们有着良好的口碑,安全等有保障,收费合理,家长也比较放心。
二是由教育部门主办。各地教委及所属学校也曾是组织举办夏令营的主力,但是因为夏令营是群众性的活动,涉及学生的安全等问题,如果出现问题,教委及所属学校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而目前的夏令营良莠不齐、监管规范不力,使得教委及所属学校对夏令营敬而远之,都不太愿意出面组织夏令营活动。
三是由旅游部门承办。近年来,旅游部门把学生群体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群体,把夏令营作为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夏令营和旅游部门开始联姻,旅游业开始在夏令营中伸展拳脚。现在,旅行社把“夏令营”作为旅游的营销口号,以“夏令营”的名义来包装和推广旅游产品,并附着一定的教育概念,如“拓展孩子视野”“与名校学子对话”等,使得旅游团堂而皇之地变成了“夏令营”。
四是由企业公司承办。夏令营利益的驱动使得许多教育科技公司、文化公司等趋之若鹜,纷纷涉足这一领域。
上述从事夏令营的机构有的是自己单独主办,有的则是联合举办,比如旅游部门或企业公司联合教育部门、共青团组织共同开展夏令营。
《中国教师》:那么,夏令营到底有怎样的吸引力,能够使得这些机构蜂拥而上?
刘胡权:现在各类夏令营开展红火的主要原因是利益驱动。夏令营的成本其实很低,不少地方的名校和博物馆对学生都是免费的,学生参观景点多为半价或免费。主办方尽量将学生安排在学校宿舍而不安排在酒店,几个孩子挤一间屋,吃住成本很低。因此,主办方的利润空间非常可观。一个北京五日游,从每个孩子身上至少能赚取上千元利润。大多数机构组织的夏令营,中间往往经过层层转包,按人头收取不菲的回扣后,又转给旅行社,旅行社也要赚钱,就拼命压缩开支,简化活动内容,降低标准。一些旅行社或公司打着夏令营的旗号,以营利为目的不断抬高夏令营的价格,使得高收费已经成为目前夏令营市场的顽疾,而另一方面这样的夏令营却缺乏实际的内容和足够的吸引力,尤其是一些名称花哨的夏令营,让人感到名不副实。
办夏令营不仅投入少、利润高,而且办夏令营基本不需要办手续,不需要任何部门的审批,监管基本处于“真空”状态。所以,夏令营是比较容易上手而且收益颇丰的活动项目。在这种情况下,与教育无关的培训机构、企业、旅行社、风景区,甚至几个人搭个“草台班子”,都可以打出夏令营的旗号,而一旦挂上夏令营的牌子就会身价倍增,夏令营也因此就变成了大家蜂拥而上的“夏令赢”。有相关人士指出,夏令营项目的关键是“给夏令营安上一个能够吸引家长的名目,然后就可以打广告、收钱”。一哄而上的竞相逐利,使夏令营活动良莠不齐。高昂的收费背后是主办方利益的驱动,原本公益性的夏令营渐渐变味成了商业味十足的消费。
《中国教师》:其实很多家长在报夏令营之前就知道其中的虚假性、商业味,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家长把孩子送进了“集中营”呢?
刘胡权:夏令营之所以商业味十足,这么有市场,除了自身投入少、利润高的特点外,也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有关。现在的家长越来越关心孩子全面素质的发展,渴望把孩子培养成现代型人才。他们已经意识到不仅仅要提高孩子的考试分数,还要提高其综合素质。暑假是一个极好的教育时机,在暑假里自己的孩子能够比别人家的孩子多学一点或者拓宽视野、提高综合能力,那么就意味着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提前走了一步。家长是宁可孩子们参加各种培训班,也不愿孩子们待在家里“游手好闲”。再有一点,在暑假里,家长们也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假期把孩子扔在家里很不放心,而夏令营这样一种活动形式,恰好能够解决家长们的这些心理隐忧,能够解决孩子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一种需求。因此,家长费尽心机为孩子选择各种夏令营,乐此不疲地把孩子往这些辅导式的夏令营里送。他们有的是希望孩子能抓紧时间多学一些知识,有的则是希望孩子能把学习成绩补上去,为今后考上一所重点学校打牢基础。也正因为家长的这种心态,才使得这些本该禁绝的补习班屡禁不止。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一再发出禁令,但它们穿上夏令营的外衣照样红火。商家正是抓住家长望子成龙、舍得花钱让孩子在假期里多学点东西的心态,才使夏令营逐年越办越多。
家长之所以会有这种心态,与当前应试教育的体制是分不开的。虽说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提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是根深蒂固。这不仅体现在学校教育上,也体现在校外教育中。夏令营活动自然难以逃脱被渗透的命运。夏令营这个市场的形成及商业化的发展趋势,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中国教师》:虽然社会对夏令营的质疑声重重,当前各式的夏令营还是火爆依旧,各个利益相关者都在虚假夏令营的滋生中起到什么作用?
刘胡权:虚假夏令营不可能自己生成,家长、教师、学校、校外机构、教育部门等是夏令营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他们的“共谋”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虚假夏令营的滋生。
对于家长来说,上面已经提到,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在暑假补习知识,不落在人后的心态,直接为商家所利用。如一些夏令营机构为了营销,巧妙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打出“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开发智力受用一生”等口号,普通家长和学生都会被这样的广告语吸引,不知不觉掉入了商家的圈套,为一些所谓的“高端”“精英”“成功”的产品大把掏钱。
对于教师来说,一般夏令营会给带队教师一定的好处,比如招满15个孩子可以免1个教师的费用。这就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也使教师成为其利益共同体。
对于学校来说,合办是通用的手段,主办方会给校方可观的回扣。近年来,由于教育主管部门高度关注学生出行的安全问题,作为过去举办夏令营活动最大主体的学校,如今都不太愿意出面组织夏令营活动,而对于那些需要远足的夏令营,校方更是敬而远之。也许正是学校某种程度上的不作为,启发和诱使了社会上众多的组织机构,将赚钱的目光瞄向了原本无辜的夏令营活动,使得夏令营市场变得更为混乱无序。
对于教育部门来说,虽然夏令营的举办涉及教育、物价、旅游等各个部门,但举办夏令营是一种民间商业活动。现在教育部门能控制得了的,主要是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教育部门能要求学校提出关于夏令营的内容及安全防范措施的备案。但由于目前夏令营的主办方五花八门,教育部门也无权管理,而且学生在放假期间有自主选择参加活动的权利,管理部门无法干涉。
对于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或文化公司来说,夏令营就是一味原材料,自己随便再加上点什么作料,炮制一番,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夏令营就“新鲜出炉”了。逐利是他们的主要目的,他们根本就不会认真考虑夏令营内容的教育意义。
《中国教师》:我们一直在推进学生减负,但是一般减负都是针对学期学习来讲的,很少有人关注寒暑假的减负。而虚假夏令营霸占了学生大部分的假期,这会不会阻碍我们推进学生减负博亚体育官方网站、素质教育?
刘胡权:暑假,本是孩子们自由玩乐、彻底放松的大好时光,他们对暑假充满了期待。在暑假,他们就没有那么多负担了,就可以“随心所欲”了。可是,家长的“一番苦心”却使孩子们对假期的热情又回到了“冰点”。
如今,不少假期辅导班在“减负”的呼声中都打着夏令营的名义开办,“动感英语”、“奥数夏令营”、“手风琴夏令营”、“物理夏令营”等变相演化成了英语、数学、艺术、物理等主要科目的培训班。它们比起正规的夏令营,少了一番体验性与趣味性;比起正规培训班,又少了一份认真与严谨。有的学生笑称自己的暑假已经完全成了“第三学期”,学之不精,玩之不快。原本以为放暑假了,就可以好好享受一下。可是,语文、数学、外语、钢琴、美术这些平时的学习科目,暑假也一样都少不了,学生不是参加辅导培训班,就是自己要做作业加强练习。暑假里学生的负担不是减少了反而是增加了。
夏令营,原本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前面已提到如今夏令营“变味”有的甚至异化成为学习营、旅游团、贵族培养营和吃苦营等,远远背离了夏令营的初衷。我们真心希望夏令营不要成为素质教育的绊脚石。
《中国教师》:夏令营存在诸多问题,那夏令营是不是就应该就此消失了呢?您认为我们要怎么让夏令营回归本源?
刘胡权:尽管当前的夏令营存在“变味”现象,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限制其发展。夏令营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毕竟还短,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积极的作为让夏令营越办越好。
国家目前还没有对夏令营活动主管部门、主办者资质条件、主题内容选择、相关参与主体权利与责任等进行明确界定,致使夏令营处在无序发展状态。因此,政府在为青少年举办夏令营活动上还应该有所作为。政府必须尽快规范夏令营的管理,明确政府的监管责任。首先,应明确规定一个主管单位对夏令营进行管理;其次,要明确主办者的资质条件,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和工商部门联手制定相关规章,对举办夏令营的部门机构进行资质认证,对夏令营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考核;最后,应成立一个夏令营联盟作为行业自律组织(美国有夏令营联盟),加强夏令营的专业化运作,共同商讨制定夏令营的主题、内容,制定营地的安全标准、人员资质标准等问题。
主办方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暑期夏令营是专门为中小学生设计的主题活动,经营者要在进一步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夏令营活动博亚体育官方网站,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并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爱好等具体条件,推出个性化、差异化的活动,丰富产品内涵,实现寓教于乐。要注重身心体验,安排细致周到,而不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真正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畅游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同时,要确保活动安全,并应将安全问题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始终,有一整套详细的安全制度。此外,对于要收费的夏令营项目,主办方要在活动开展前向主管部门实行事前备案,并向家长学生明码标价,明确告知学生及家长夏令营的活动内容、收费标准等事项,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信息,欺骗、诱导学生参加夏令营。
社会媒体要承担起对夏令营的监管责任,不能采取“一棍子打倒一大片”的做法,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事实说线
英国每个地区都有夏令营机构,较受欢迎的通常是一两周时间的夏令营。学生可以到北边探索苏格兰高地,也可以到英国西南部享受阳光和沙滩。内容上,包括箭术、越野摩托车、足球、冲浪、潜水、游泳、攀岩、野营等体育“冒险型”的;也有手机软件设计、视频游戏开发、话剧表演、视觉艺术、摄影摄像、新闻学研究、音乐、语言学习等“文艺型”项目。
安全方面,以营利为目的的英国夏令营机构,需获得冒险活动许可授权。冒险活动许可证书可保证活动机构提供安全活动,避免参加活动的青少年遭遇伤害。冒险活动许可授权,会对机构开展的冒险活动作出详细的安全规定,其中包括洞穴探险、攀岩、徒步旅行、水上运动等,还有以往发生事故的经验和教训等。因此报名夏令营之前,家长或老师很有必要查询想选择的机构是否有冒险活动许可证书。此外,规范英国私立假期活动和课程机构的商业协会“英国活动提供商协会”对其成员也制定了行业标准,对住宿、活动设备、活动指导、环保责任、火警预报、急救、健康和安全、保险、员工招募、管理和培训等都做了详细规范。
通常情况下,正规的夏令营机构在其官网上都会有详细的机构介绍、活动资料和员工培训等方面的全面信息,参加夏令营的人员和员工人员比例大约保持在10:1左右。
专业人士建议,夏令营市场选择繁多,家长在帮孩子选择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性格,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搜索孩子感兴趣的活动,打电话咨询夏令营机构有关问题,并向周围朋友或上相关网站搜寻建议。
日本中小学生的暑假一般从7月底开始,一直持续到9月初。暑假里,老师和家长都会鼓励孩子们去亲近自然、体验社会,学习课堂里无法获取的知识。所以,在暑假期间,学校往往会给孩子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和工厂、参加夏令营。家庭条件比较好的父母,也会带着孩子去各地或者出国旅行,探知外面的世界。
此外,日本还有一项叫做“自主研究”的传统作业,就是要求学生自己拟定一个感兴趣的题目,例如城市垃圾分类与回收、昆虫研究、天文观察等;然后去调查研究,将观察以及实践的结果整理出来,配上相应的说明文字;到开学的时候交给老师,并在全班进行公开展示。
横滨中区国际交流处老师说:为了完成作业,孩子们会在暑期养个昆虫或小动物进行观察,去图书馆查资料,或是参加一些相关活动,充实自己的研究。横滨市立港中学校长木村表示: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得到提升,激发他们的各种潜能,同时对于孩子未来的自我定位也有积极作用。
日本的中小学还有各种由学生自发组织的俱乐部,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这些俱乐部在假期也会组织“合宿”,即集体去海边或山区旅行,大家吃住在一起,这样既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又能培养孩子们的团队意识。
暑期同时也是日本小朋友强身健体的最佳时间。木村指出,学校里的体育馆在假期通常是不闭馆的,学校除了在暑期组织各种体育活动以外,还鼓励学生自发到学校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他们的体魄。
2009年的暑期,夏令营火爆的态势为旅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家长纷纷选择集娱乐、旅游、培训、锻炼为一体的夏令营作为孩子暑期的休闲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压力的增大,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断提升,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不断增加,夏令营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潜在的消费市场,由公益性质向经营产业快速转化。
早期夏令营一般是由国家出资,由团委或学校组织学生利用假期,以户外集体活动的方式,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利用当地当时的教育因素,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体能和技能的锻炼,且收费低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夏令营在向经营产业化火爆转化。其组织机构也由单一的学校组织演变成旅行社、各培训办学机构、报社、各社会团体等多种机构组织共同分享参与的经济活动。他们纷纷带领少年儿童走出学校、走上社会、走出国门,让孩子去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锻炼能力。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一些机构更是绞尽脑汁,迎合家长,让家长多掏腰包,推出一些功利性强、目的性强的夏令营,甚至不惜“揠苗助长”。
但不论把夏令营定位于一种教育还是一种产业,最终决定其命运的关键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的水平,即教育的效果。换句话说,教育始终是夏令营的灵魂,也是一切夏令营最本质的特征。尽管这种教育可能是隐蔽的、了无痕迹的。就像有一部分孩子无可避免地会对于学习始终提不起兴趣,那么游学的体验可能一时对他们起不到激励的作用,但是整个游学过程也能对孩子的社会交往、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独立意识等的培养起到良性的引导和教育作用。诸如兴起的国学夏令营、军事夏令营都起到了增长知识,锻造意志的目的。甚至一些孩子在参加了军事夏令营后,在性格和生活习惯上,确实有了极大的改变。
暑假,花钱让孩子参加哪种夏令营是很多家长考虑的一项内容。夏令营内容看上去丰富多彩,主题也更趋突出,有修学游、英语夏令营、军事夏令营、新闻摄影夏令营等。不同的孩子其性格趋向不同,兴趣爱好也不一样,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不一样,导致在夏令营的选择上各不相同。
光大旅行社的郭勇经理告诉笔者,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如今的夏令营产品比较丰富,从学校主办变成旅行社介入,证明市场已经开始细分,进入专业化发展阶段。
一些早有预见的旅行社做了充分准备,夏令营“菜单”做的越发全面、丰富、齐全。同一个目的地、相同的行程,同一家旅行社都会设计出不同的线路来,以方便家长按需选择。看来,夏令营市场细分是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具竞争力了。
除了旅行社制作的各种夏令营菜单,其他机构也推出了系列旅游产品。诸如四川的培训学校推出了励志夏令营i一些报社的教育专刊部也推出了“新闻夏令营、摄影夏令营、工业之旅”等丰富多彩的夏令营活动。
喜欢到海滨玩,那么海滨就是办夏令营的最佳场所。孩子们向往做明星,也想了解电影的制做过程,于是就有公司开办了“电影夏令营”。和海豚生活在一起是许多孩子所向往的,于是由海洋馆开办的“海洋世界夏令营”非常火爆。景区的加入,让夏令营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除此以外,还有“新闻夏令营”、“网络夏令营”、“航天夏令营”、“军事夏令营”、“艺术夏令营”、“英语夏令营”等上千种夏令营。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年龄、不同消费群都可以选择到自己满意的产品。
相比以往夏令营比较松散、单一的做法,今后的夏令营注定将呈现出更加个性化和主题化的趋势。树立远大目标的修学夏令营、锤炼意志的拓展夏令营、完美人格的小小领袖夏令营、增长见识的科普夏令营等都具备了清晰的主题思想和明确的目标。让孩子能在夏令营期间享受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并起到潜移默化式的教育。业内专家认为,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都不一样,家长关键要找到合适自己孩子个性的主题性夏令营。
总体来看夏令营市场的前景是一片光明。孩子在夏令营的过程中既可以获得充分的休息,又可获得丰富的知识。同时也让父母在时间上得到一个解脱。但夏令营市场化运营后,难免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垃圾夏令营太多,好的夏令营太少,夏令营质量参差不齐,成了全社会都看不懂的万花筒。
如某号称“十天培养出未来领袖”的所谓贵族夏令营就遭到了媒体的批评:“把本该充满天真活泼的夏令营,硬是赋上‘未来领袖高峰会的头衔’:让原本更适合运动、旅游的初中学生,非得装模做样地学习怎样打高尔夫……夏令营所安排的各项活动,实在让人感觉太过急功近利”。还有一些夏令营迎合一些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在夏令营中淡化思想教育,而是过多的进行知识灌输,同样不可取。
夏令营毕竟是以教育功能为主,是要将娱乐和教育融为一体的,是对孩子成长过程中身心有益的一种活动。如果完全作为赚取高额利润的工具,不如直接作为暑期团队处理。既然冠以“夏令营”的名称,就不要失去夏令营的本质含义。要知道,一个好的夏令营可能会使孩子终身受益,而一个差的夏令营同样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从夏令营的价格来看,其价格由2000到10000元不等,比简单的团队旅游高出很多,这也是很多旅行服务商及非旅游业企业热情高涨的原因之一。这也带来一个付费是否合理,产品难以标准化的问题。